上海落户的政策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应届生落户上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双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落户门槛降低:
1. 博士应届生可直接落户;
2、双一流大学硕士应届生可直接落户;
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毕业生直接落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届生打分落户只针对应届毕业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错过了就不能再申请了。
签订《就业协议书》时——看填写的用人单位是否与单位有效印鉴名称一致。
清楚单位在解决户口问题上的明确态度,搞清楚单位隶属、落户流程等。
落户工具:上海落户条件自测,赶快点击看看自己能不能落户上海?
图片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临港、张江地区落户上海
临港、张江地区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居住转移期限要求,降低了临港、张江地区的申请条件:
2019年底前,临港新区挂牌,分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其中涉及安置的政策包括:居民居住转移期限临港新区由7年改为5年或3年,引进人才落户上海和留学生落户上海只需临港自行办理即可审批,不再需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在年初减少年数的基础上,其他地区的社会保障要求可以在三年内改为两倍以上的社会保障,而在港口地区,在三年内只需要两倍的社会保障。
张江科学城自去年12月起实行了七年到五、三年的同样优惠政策。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居转户条件放宽
居转户申请材料要求降低: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计划生育证明,而是可以提交承诺书。
但是,这项政策并没有改变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
七年两倍社保申请居转户,现在两倍社保不要求连续了,近4年累计36个月达到两倍以上即可。
上海居转户社保基数要求:
持有七年居住证、缴纳七年社保基数及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1、有职称的缴纳建议:
前四年1倍社保基数(≥10338元/月)
后三年1.3倍社保基数(≥13440元/月)
2、没有职称的缴纳建议:
前四年1倍社保基数(≥10338元/月)
后三年2倍社保基数(≥20676元/月)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人才引进条件放宽
1、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取消了“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一般应能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的要求,在单位的主要组织名单中,硕士学位人才可在进入一年后满足申请条件。
2、继续明确退休前5年都可申请。
3、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 *** 表彰的人员,规定获奖后申请时间为5年内。
并且明确了高技能人才为“一线从事技能类职业、工种(而非一级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或由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行业代表性企业自主评定和推荐的高技能人才”。
4、新版政策中细化了“本市航运、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的认定机构,新增航运人才。
5、申办具体流程的时间大大缩短,公示期由15天减少到5天。
6、持有国家二级专业资格证书(即 *** 证书)的人才也可以作为重点机构的人才引进,旧政策要求 *** 人才要去人才引进定居下来,需要获得省或部级以上的奖励。
7、此外,再次强调,国家一级和二级专业资格证书是指与一级和二级注册XX证书无关的高级技术员证书和技术人员证书。
相关阅读:上海引进人才落户政策细则,18类人可以直接落户上海!
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社保基数要求:
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需要有重点企业,需要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条件;或者是需求博士学历、高级职称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等。
博士学历/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才建议缴纳半年2倍社保基数条件即可落户上海。(≥20676元/月)
重点企业,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没有岗位要求,建议缴纳1年2倍社保基数(≥20676元/月)
重点企业,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中高级管理人员建议缴纳2年2倍社保基数(≥20676元/月)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留学生落户条件放宽
取消之一份工作的限制:
这次新政下来后,很多留学生估计都会松一口气,因为跟老政策比起来,新政对首份工作的限制明显减弱了。
老政策是回国后的之一份工作必须在上海,不允许有外地缴纳社保和个税记录。新政则去除了这部分制约,改动后变成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工作,即便已在外地缴纳过社保也可办理。
但是同学们也要注意,一旦在上海缴纳过社保,就不能再有外地缴纳社保的记录。
申请材料调整:
原先政策申请留学生落户需要提交个税单,新政策中明确表示:不再需要个税单及任何社保证明,全部改为人才中心后台查验!一定程度上,会缩短落户申请所需时间!
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基数要求:
留学落户基本条件:留学归国后两年内回到上海工作
需要满足缴纳6个月1倍社保基数条件(≥10338元/月)
需要满足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基数条件(≥15507元/月)
落户上海需要什么条件2021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1、根据最新政策,规定对于落户申请材料上海张江落户中级职称申请的要求要降低上海张江落户中级职称申请;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毕业生直接落户;3、对于高科技、高新技术之类的人才相关政策放宽了落户的条件;4、关于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条件政策规定了取消毕业回国之一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的规定;5、降低了临港、张江地区的上海居转户申请条件。
法律依据:
《上海居转户细则》持证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优先申办本市常住户口:(一)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者在本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高级 *** (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的,可以不受第五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二)在本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以缩短至5年;
2021年上海落户条件?
2021年,上海落户条件2021年,上海落户条件是在上海工作三年以上,或在上海买房的都可以的,还有就是博士生优先考虑的。
一、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根据最新政策,规定对于落户申请材料的要求要降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毕业生直接落户;对于高科技、高新技术之类的人才相关政策放宽了落户的条件;关于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条件政策规定了取消毕业回国之一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的规定;降低了临港、张江地区的上海居转户申请条件。
二、在上海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有上海户籍
在上海要工作7年才能有上海户籍,持有居住证满7年可转常住户口。上海市 *** 日前印发《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凡是符合条件的外地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该办法试行期为3年。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可申办常住户口: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市缴纳所得税;在上海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 *** 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无违反国家及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涌入上海的人口也在逐渐增多。但在上海安居乐业却并非易事,除了高不可攀的房价,户口问题也成为困扰诸多年轻人的一大因素,毕竟现时很多政策都跟户口有关。
上海居转户落户政策2022最新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 *** 《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20〕22号)文件精神上海张江落户中级职称申请,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吸引集聚力度,经市 *** 同意,现就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以下简称“居转户”)通知如下上海张江落户中级职称申请:
一、聚焦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现行居转户缩短年限政策的基础上,试行更为宽松的居转户评价标准,在新片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及申报当月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倍的,在申办居转户时可不受职称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二、对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符合缩短居转户年限要求的各类人才,应书面承诺落户后继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2年以上,并由用人单位向张江科学城指定的人才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后(推荐表样式见附件),按本市居转户规定进行申报。
三、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用人单位工作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境内人员,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及申报当月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倍的,在申办居转户时可不受职称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四、在本市被评聘为中级职称或者具有 *** (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的人员申办居转户的,应达到一定的市场化评价标准。
居转户落户上海条件
居转户落户上海条件如下:
1、持证满7年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1)上海居在证无需积120分,特有《上海居庄证》即可。
(2)此项满7年是指累计84个月,并非一定要连续7年。
2、持证期缴纳社保满7年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1)此项满7年是指累计84个月,不连续也可以,缴纳总月长84个月就是7年)即可。
(2)持证期间是指在成功办理《上海居住证》后,缴纳在本市(上海市)的社保才算有效。
3、持证期缴纳所得税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
(1)持证期间必须遵守相关规定缴纳所得税:欠税、漏税、避税、逃税等等,有些属于违章,可补缴,缴税凭证有效,有些属于违法,一票否决。
(2)一定是缴纳在本市(上海市)的才算有效。
4、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本市被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 *** (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
(1)中级、二级以上,包含了中级和二级。
(2)专业名称、工种名称,必须与所聘岗位相对应。
(3)外省市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在本市不予承认。
(4)外省市的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需通过本市的考核复评。
(5)其它正规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做为申请依据,但要能和官方另行发布的职业资格日录匹配的。
评论已关闭!